都大學生與智障人士成為「老友」 發揚共融精神

新聞 都大學生與智障人士成為「老友」 發揚共融精神

都大學生與智障人士成為「老友」 發揚共融精神

News Centre

首頁 新聞中心 都大學生與智障人士成為「老友」 發揚共融精神

都大學生與智障人士成為「老友」 發揚共融精神

SHARE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linkedin

結識朋友對於多數智障人士而言並不容易,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學生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透過服務學習活動與智障人士成為「老友」,並為他們帶來歡笑與關懷。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日前在校園舉辦「香港最佳老友•都大分社成立典禮及老友嘉年華」,標誌雙方建立長遠合作關係,致力提升社會對智障人士的關注及推廣共融。

合共18名來自扶康會院舍的智障人士及30名都大學生義工參與嘉年華。都大學生除了為智障人士悉心設計攤位和遊戲外,亦於活動中與他們打成一片和建立友誼,歡度快樂且有意義的一天。

為鼓勵學生自我增值及運用所學回饋社會,都大一直致力推動服務學習,其中「香港最佳老友• Art to Heart–智障人士藝術同行計劃」由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合辦,讓都大學生有機會與智障人士結成「最佳老友」及建立長久友誼,並透過藝術活動鼓勵智障人士表達自己和分享感受,及發揮才華和藝術潛能,從而建立自信和擴闊社交圈子。計劃同時培養學生學習以表達藝術幫助他人,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和促進共融。計劃之下,除是次嘉年華外,亦舉辦連串活動包括安排學生於今年2月到訪扶康會毅信之家與智障人士一同創作手掌畫和人像畫;及3月到嘉道理農場郊遊和進行Bingo遊戲。

人文社會科學院四年級學生曾伊文透過計劃加深了解智障人士,她說:「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想法和興趣,我們只需在溝通時給予較多耐性與關懷。計劃的最特別之處是讓我們跟智障人士建立一對一且長久的友誼;我和一位『老友』已相約6月再見面及之後或會外出唱卡拉OK。這段友誼可說是我最大的得著和最大的禮物。」

護理及健康學院二年級學生關俊傑一直不太清楚智障人士的需要,他分享道:「但參與計劃後我發現他們和我們分別不太大。他們可能只是在表達方面較弱,耐心溝通同樣會達致良好交流。」

結識朋友對於多數智障人士而言並不容易,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學生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透過服務學習活動與智障人士成為「老友」,並為他們帶來歡笑與關懷。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日前在校園舉辦「香港最佳老友•都大分社成立典禮及老友嘉年華」,標誌雙方建立長遠合作關係,致力提升社會對智障人士的關注及推廣共融。

合共18名來自扶康會院舍的智障人士及30名都大學生義工參與嘉年華。都大學生除了為智障人士悉心設計攤位和遊戲外,亦於活動中與他們打成一片和建立友誼,歡度快樂且有意義的一天。

為鼓勵學生自我增值及運用所學回饋社會,都大一直致力推動服務學習,其中「香港最佳老友• Art to Heart–智障人士藝術同行計劃」由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合辦,讓都大學生有機會與智障人士結成「最佳老友」及建立長久友誼,並透過藝術活動鼓勵智障人士表達自己和分享感受,及發揮才華和藝術潛能,從而建立自信和擴闊社交圈子。計劃同時培養學生學習以表達藝術幫助他人,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和促進共融。計劃之下,除是次嘉年華外,亦舉辦連串活動包括安排學生於今年2月到訪扶康會毅信之家與智障人士一同創作手掌畫和人像畫;及3月到嘉道理農場郊遊和進行Bingo遊戲。

人文社會科學院四年級學生曾伊文透過計劃加深了解智障人士,她說:「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想法和興趣,我們只需在溝通時給予較多耐性與關懷。計劃的最特別之處是讓我們跟智障人士建立一對一且長久的友誼;我和一位『老友』已相約6月再見面及之後或會外出唱卡拉OK。這段友誼可說是我最大的得著和最大的禮物。」

護理及健康學院二年級學生關俊傑一直不太清楚智障人士的需要,他分享道:「但參與計劃後我發現他們和我們分別不太大。他們可能只是在表達方面較弱,耐心溝通同樣會達致良好交流。」

RELATED NEWS

RELATED TOPICS

新聞分類

特寫主題

年份

更多

SIGN UP FOR OUR LATES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