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re

首頁 新聞中心 研究及知識轉移 - 專題故事

研究及知識轉移 - 專題故事

2022年 3月 30日

融入香港 — 從南亞食物及音樂開始

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吸引了不少少數族裔人士在港定居。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岑俊達博士在近期的研究發現,食物和音樂是南亞文化的重要一環,有助少數族裔在新的社會環境下表達、維繫及建構自身的文化。...

2021年 11月 10日

都會大學與深圳兩大機構合作 建立大灣區紅樹林濕地研發中心

香港都會大學與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深圳大學,早前簽訂框架協議,共同建立「大灣區紅樹林濕地研發中心」,促進深港合作和發展大灣區紅樹林濕地研究。...

2021年 11月 10日

都會大學與深圳兩大機構合作 建立大灣區紅樹林濕地研發中心

香港都會大學與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深圳大學,在10月19日簽訂框架協議,共同建立「大灣區紅樹林濕地研發中心」(中心),促進...

2021年 9月 21日

都會大學在研究資助計劃成果理想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在最新一輪研究資助局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取得理想成績。都大本年獲撥款逾1,610萬港元,開展18個研究項目。其...

2021年 9月 21日

最新研資局高額資助項目

在最新一輪研究資助局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都大獲撥款逾1,610萬港元,開展18個研究項目,成績理想。...

2021年 7月 19日

頂尖科學家領導本校研究團隊 – 訪問譚鳳儀教授

譚鳳儀教授從事環境科學研究40年,是全球首位發現紅樹林具淨化污水及降解持久性有機有毒污染物能力和機理的學者,並首創紅樹林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譚教授於去年加入本校任環境科學及生態保育講座教授,並帶領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的團隊,進一步提升本校科研實力。...

2021年 6月 3日

香港公開大學與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合作 探討基層住屋需要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轄下的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及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合作進行研究,了解劏房戶對過渡性房屋的看法,並希望研究結果為未來興建或改建過渡性房屋提供建議。...

2021年 6月 3日

香港公開大學與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共同研究劏房家庭對過渡性房屋的看法 提供改善建議

為解決短期住屋問題,香港政府於二零一八年公布發展過渡性房屋項目,並協調民間機構申請,以增加單位供應。然而,過渡性房屋的受眾需求仍然未有足夠研...

2021年 2月 23日

公大學者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資助

計劃: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推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 學者: 羅樂然博士 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院 研究項目 : 從嶺南民俗到香港非遺:理論和實踐的過程 資助金額 : 港幣7...

2021年 2月 23日

公大學者獲資助研究南亞裔老人在港生活質素

計劃 : 由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管理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 學者 : 岑俊達博士 學院 : 人文社會科學院 研究項目 : “Towards a multicultura...

新聞分類

特寫主題

年份

更多

SIGN UP FOR OUR LATES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