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聲教授正式就任香港公開大學校長
帶領公大邁向新里程

新聞 林群聲教授正式就任香港公開大學校長帶領公大邁向新里程

林群聲教授正式就任香港公開大學校長
帶領公大邁向新里程

News Centre

首頁 新聞中心 林群聲教授正式就任香港公開大學校長
帶領公大邁向新里程

林群聲教授正式就任香港公開大學校長
帶領公大邁向新里程

SHARE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linkedin

香港公開大學(公大)今日(五月十八日)舉行第六任校長就職典禮,林群聲教授正式獲委任為公開大學校長。待立法會正式審批後,公大將於今年九月重新命名為「香港都會大學」。在這個歷史性時刻,林教授將帶領團隊進一步建立大學的聲譽,再創高峰。

就職典禮在大學校園舉行,由公大副校監李業廣博士及校董會主席黃奕鑑主禮。典禮上,林群聲教授獲黃主席授予大學條例及法團印章後,正式就任為公開大學校長。

黃主席在致歡迎辭時表示,漫長而嚴謹的校長遴選程序早於二零一九年十一月開始,過程中林群聲教授在各個範疇都脫穎而出。他說:「林教授學術成就卓越,大學管理經驗豐富,以及對大學的未來發展目標清晰務實,使他成為香港公開大學下任校長的最佳人選。大家均期待與林教授緊密合作,一起為這所年輕、奮發進取的大學在香港以至大灣區撰寫更美好的新篇章。」

林教授從香港大學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後,獲獎學金赴英國深造,攻讀博士學位,於一九八八年回港加入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擔任講師。他曾在多所大學工作,並於一九九四年加入現時的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化學系,其後獲委任為胡梁子慧教授(理學)及化學系講座教授。在城大工作期間,他開拓、鍛鍊及展現了各方面的才能,精益求精,不僅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發光發亮,在大學管理方面也貢獻良多。

林教授從事高等教育工作多年,教學經驗讓他領悟到,無論在教學、研究或行政管理方面,「質素」是大學的精髓和本質所在。他相信,要提升高等教育的「質素」,就要直接與學生和各持份者溝通,細心聆聽他們的需要;亦應該與新近畢業生及校友保持聯繫,了解大學的支援能否充分協助他們裝備自己,開拓職涯機會,以確保大學時刻改進及完善。

展望未來,林教授說:「作為校長,我期望帶領公大進一步提升教研能力,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高等教育,竭力營造更多空間和機會,讓教職員和學生進行互動。良好的溝通能促使大學管理更臻完善,使教與學相輔相成。」

他續說:「我期望在我卸任校長的時候,能夠聽到學生回顧公大歲月是充實及具意義的,在這裏接受的教育令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這正是我出任公開大學新一任校長的願望。」

所有典禮講辭已上載至 https://installationceremony.hkmu.edu.hk/tc/

有關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今已成為一所發展全面的大學,致力為中學畢業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優質及靈活高等教育。作為一所充滿活力及力求創新的高等學府,公大現時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全日制學生人數約10,000,兼讀制學生約9,000人。公大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著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公開大學設有六所教學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科技學院及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透過開辦全日制副學位課程、社區學習及專業課程,為市民提供終身學習及持續進修的機會。

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早前通過「香港都會大學」為大學的新名稱,並已啟動修改大學條例的程序,以待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大學新名稱適切反映大學在香港都會中獨特的定位,並能夠展示多年來大學發展的蛻變和未來的發展策略方向。

香港公開大學網站:www-uat.hkmu.edu.hk
大學重新命名網頁:https://retitling.hkmu.edu.hk

香港公開大學(公大)今日(五月十八日)舉行第六任校長就職典禮,林群聲教授正式獲委任為公開大學校長。待立法會正式審批後,公大將於今年九月重新命名為「香港都會大學」。在這個歷史性時刻,林教授將帶領團隊進一步建立大學的聲譽,再創高峰。

就職典禮在大學校園舉行,由公大副校監李業廣博士及校董會主席黃奕鑑主禮。典禮上,林群聲教授獲黃主席授予大學條例及法團印章後,正式就任為公開大學校長。

黃主席在致歡迎辭時表示,漫長而嚴謹的校長遴選程序早於二零一九年十一月開始,過程中林群聲教授在各個範疇都脫穎而出。他說:「林教授學術成就卓越,大學管理經驗豐富,以及對大學的未來發展目標清晰務實,使他成為香港公開大學下任校長的最佳人選。大家均期待與林教授緊密合作,一起為這所年輕、奮發進取的大學在香港以至大灣區撰寫更美好的新篇章。」

林教授從香港大學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後,獲獎學金赴英國深造,攻讀博士學位,於一九八八年回港加入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擔任講師。他曾在多所大學工作,並於一九九四年加入現時的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化學系,其後獲委任為胡梁子慧教授(理學)及化學系講座教授。在城大工作期間,他開拓、鍛鍊及展現了各方面的才能,精益求精,不僅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發光發亮,在大學管理方面也貢獻良多。

林教授從事高等教育工作多年,教學經驗讓他領悟到,無論在教學、研究或行政管理方面,「質素」是大學的精髓和本質所在。他相信,要提升高等教育的「質素」,就要直接與學生和各持份者溝通,細心聆聽他們的需要;亦應該與新近畢業生及校友保持聯繫,了解大學的支援能否充分協助他們裝備自己,開拓職涯機會,以確保大學時刻改進及完善。

展望未來,林教授說:「作為校長,我期望帶領公大進一步提升教研能力,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高等教育,竭力營造更多空間和機會,讓教職員和學生進行互動。良好的溝通能促使大學管理更臻完善,使教與學相輔相成。」

他續說:「我期望在我卸任校長的時候,能夠聽到學生回顧公大歲月是充實及具意義的,在這裏接受的教育令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這正是我出任公開大學新一任校長的願望。」

所有典禮講辭已上載至 https://installationceremony.hkmu.edu.hk/tc/

有關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於1989年由政府成立,現今已成為一所發展全面的大學,致力為中學畢業生及在職人士提供不同程度的優質及靈活高等教育。作為一所充滿活力及力求創新的高等學府,公大現時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全日制學生人數約10,000,兼讀制學生約9,000人。公大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著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回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公開大學設有六所教學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科技學院及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透過開辦全日制副學位課程、社區學習及專業課程,為市民提供終身學習及持續進修的機會。

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早前通過「香港都會大學」為大學的新名稱,並已啟動修改大學條例的程序,以待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大學新名稱適切反映大學在香港都會中獨特的定位,並能夠展示多年來大學發展的蛻變和未來的發展策略方向。

香港公開大學網站:www-uat.hkmu.edu.hk
大學重新命名網頁:https://retitling.hkmu.edu.hk

RELATED NEWS

RELATED TOPICS

新聞分類

特寫主題

年份

更多

SIGN UP FOR OUR LATEST NEWS